跨文化视域下的俄罗斯战争文学分析

来源:俄罗斯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跨文化主要指对其他民族与本民族存在差异或者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进行全面剖析,并以包容的态度,予以接受、适应。从跨文化视域入手,可以综合利用文化相容策略、文化创

跨文化主要指对其他民族与本民族存在差异或者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进行全面剖析,并以包容的态度,予以接受、适应。从跨文化视域入手,可以综合利用文化相容策略、文化创新策略、文化渗透策略、文化规避策略等策略,了解俄罗斯文化的原归属与现阶段特征,明确俄罗斯战争文学文化价值的特定指向性。基于此,对跨文化视域下的俄罗斯战争文学进行适当剖析非常有必要。

一、跨文化视域下的俄罗斯战争文学发展进程

相较于其他国家,俄罗斯的文学创作起步较晚,从跨文化视域入手,可知俄罗斯文学优秀的史诗传统起始于十八世纪。彼得大帝利用近乎野蛮血腥的方式,推动了俄罗斯战争文学的发展。若非如此,俄罗斯依旧会停留在17 世纪,或许也就不会有伟大的文学作品问世。

在俄罗斯文学中,战争文学特点鲜明,以战争为蓝本的巨著层出不穷,如《伊戈尔远征记》、《战争与和平》等。上述作品不仅将俄罗斯的部分战争进行了全方位的陈述,而且将俄罗斯民族抵御外侮的文学主题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进入二十世纪,俄罗斯战争文学逐步转向了现代性的战争描述,以《静静的顿河》为代表的战争文学作品从新的视角入手,揭露了历史与人的关系转变[1]。而在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期,车臣战争的发起,改变了俄罗斯民众对战争的态度,也再次激起了战争文学作家对人类社会伦理道德的期冀以及关于人类共同历史文化语境的深入思索。以《阿桑》、《阿尔罕-尤尔特》、《病变》为代表的作品形象化展现了俄罗斯民众道德观、世界观的变化。

二、跨文化视域下的俄罗斯战争文学兴起的原因

(一)宗教信仰

整个俄罗斯发展历史中,东正教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东正教与俄罗斯社会融合的过程中,东正教崇尚死亡、上帝、生命等的文化传统也对俄罗斯文学造成了一定影响。特别是东正教教义中的忏悔意识,推动了文学家关注民族、个人在战争年代的命运,产生了一大批特定年代的俄罗斯战争文学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俄罗斯战争文学的兴起。

(二)政权支持

在彼得大帝统治时期,俄罗斯就开始有意识地向西方进行文学学习。而俄国十月革命后,政府推崇一种具有强烈意识形态且依附于政治的工具性文化,如现实主义战争文学,促使文化及特定时期的文学作品不可避免地带有战争色彩[2]。

(三)与欧洲的紧密联系

文化的兴起需要传播,只有广泛传播,才能让人鉴赏,让人了解到它所具有的价值。在战争时期,俄罗斯贵族与欧洲往来密切,加深了欧洲国家对俄罗斯文化的理解。经过时间的沉淀,俄罗斯文学逐渐传入当时比较具有话语权的欧洲,从而推动了文学作品的发展。

三、跨文化视域下的俄罗斯战争文学的主要特征

俄罗斯战争文学因其“起点不高”,常常呈现出两面性特点,一方面,因为文学底蕴较浅,作品中常表现出一种对文明的向往及推崇;另一方面,基于俄罗斯战斗民族的特征,又常展现出一些野蛮的特点。但不可否认的是,经过文学家们的努力,俄罗斯文学逐渐沉淀,逐渐展现出魅力,形成自己鲜明的特点。

(一)基于人道主义的叙事视角

从十八世纪到现代,俄罗斯民族经历了无数次战争的洗礼,每一次战争均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或多或少的反映,使得俄罗斯战争文学呈现出了鲜明的时代性[3]。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学家对战争的反思程度不断加深,从以往表现战争场面为主的叙事视角转向了以战争为背景展示人物内心世界、思索民族生存价值的叙事视角,人道主义成为俄罗斯战争文学中独特的叙事视角。如拉斯普京的《活着,可要记住》、瓦西里耶夫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等文学作品,均从人道主义视角入手,对人这一主体在战争中建立功勋的精神力量、道德力量进行了重点反思。与此同时,以沃兹涅先斯基、叶夫图申科为代表的诗人也通过创作《戈雅》、《俄罗斯人要不要战争》等诗歌,在反思战争给人带来的苦难的同时,对人道主义精神进行了歌颂。

人道主义是俄罗斯民族宗教东正教核心教义的内核,如东正教核心教义“爱上帝,也爱他人”就体现出博爱的人道主义精神,俄罗斯人也体现出怜悯、同情丧失社会地位的人、被伤害的人、被欺辱的人的性格特征。在这一性格的影响下,在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俄罗斯战争文学作品大多选择从妇女或者儿童的视角切入,进行战争审视,如阿列克西耶维奇创作的《战争中没有女性》等系列作品,从妇女的叙事角度出发,重新审视了战争。这主要是由于妇女是战争中的无辜受害者,从妇女的角度入手,可以进一步深刻地揭露战争的危害性,进而从侧面展现文学作品中的人道主义情怀。而肖洛霍夫的短篇小说《一个人的遭遇》更是从战争遗孤的视角入手,通过描述主人公在失去全部亲人后将抚养孤儿作为自己生活的全部意义,表现了俄罗斯战争文学中人道主义的博爱胸襟。

文章来源:《俄罗斯研究》 网址: http://www.elsyjzz.cn/qikandaodu/2021/0104/358.html



上一篇:俄罗斯滨海边疆区运输物流体系的发展前景
下一篇: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从建造阶段迈

俄罗斯研究投稿 | 俄罗斯研究编辑部| 俄罗斯研究版面费 | 俄罗斯研究论文发表 | 俄罗斯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俄罗斯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